用爱心浇灌生命的希望——西宁市儿童福利院走访见闻

编辑:青海福彩发布日期:2024-05-27查看次数:155

穿着干净的衣服

住着整洁美观的宿舍

照片墙上贴满了外出游玩的互动照片

电教室里小伙伴们一起学画画、学唱歌

做手工、玩游戏

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

这是近日笔者探访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看到的场景

在这里,女职工们会被孩子们亲切地叫作“妈妈”。“姓氏+‘妈妈’”是福利院的孩子们对她们的独有称呼。比如工作人员陈玉兰被叫做“陈妈妈”,孩子们将自己所有的爱和期望都倾注在这一句“妈妈”中。“我记得有一次孩子看见我就飞奔过来,刚好早上太阳照进来以后真的是迎着朝阳张开双臂抱你,边跑边喊‘妈妈’,就把你抱住,我觉得那一瞬间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护理部主任陈玉兰说。“有时候我们坐在一起和同事们聊天,觉得抱着这些孩子跟这些孩子们玩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在治愈我们,感觉好像我们每天在陪伴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孩子也在陪伴我们。”

据了解,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1998年的5月,建设面积28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4亿元,2016-2020年累计拨付彩票公益金1.26亿元,这些公益金主要用于业务用房及辅助设施建设及购置相关设备。该福利院是青海省集康复、医疗、教育、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

副院长焦玉芳介绍说:“目前,我们有10个部门,分别有康复部、医疗部、护理部、特教部等,主要服务于院内的孤残儿童和社会的困境儿童。感谢青海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同仁,一直以来对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捐赠的儿童教学教具和生活用品,我们全部用于了孩子的第二课堂。进一步的丰富了孩子们的教学和日常的生活所需。”

“就是疫情的时候,我记得青海福彩给我们捐了一批玩具,还有一些双胞胎轮椅和料理机。那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原因,孩子们出去的机会特别少,在送来各种玩具以后,他们都特别高兴,这些玩具也极大丰富了疫情封控期间孩子们在校的娱乐生活。”护理部主任陈玉兰说。“还有生活物品双胞胎轮椅的捐赠,我们护理部也有婴儿推车,每次带孩子出去晒太阳的时候都是一个婴儿车上推一个孩子,一个班有七、八个孩子,护理员都要五六趟才能带下去,后来捐来双胞胎轮椅以后确实解决了她们的困难,她们一趟就可以带下去。大家也真的挺感谢,还问这是哪捐的,这些人真好,刚好帮助了我们。我们说这是福彩捐的。”特教老师张玫瑰说,“福彩捐赠的玩具,我们的孩子都很感兴趣的,就像是乐高积木,能提高我们孩子的专注力或者是动手操作能力,也能激发他的想象力,他能搭出来一个他想象中的家,他能给我讲述一个他的世界,比如说老师你看我搭了一个我们温暖的家,家里面有爸爸妈妈,我真的挺感谢福彩。”

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养、治、教、康项目是省民政厅定向支持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专业服务的福利项目,作为我省唯一一所集康复、医疗、护理、特教、社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承担着全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的社会职责,省民政厅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1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残障儿童康复治疗、夜间诊疗、辅助检查、康复训练指导等专业化服务内容,在有效破解专业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低等瓶颈问题的同时,累计为107名机构内外残障儿童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了阶段性功能评估、“一对一”个训等精细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康复有效率96.8%,服务满意度为100%。使他们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推动我省残障儿童服务工作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水平。

在公益金的支持下,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操场为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和希望。同时,青海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始终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每年都会前往福利院进行深入的需求调研。在了解福利院的具体需求后,迅速采取行动,及时进行物资捐助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关爱。

“汇爱成河,聚沙成塔”。青海福彩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将自己的爱心汇聚在一起,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无尽的温暖和力量,为他们撑起一片更加美好的天空。


来源:宣传部